長三角物流業加速發展

更新時間:2022-05-18

長三角物流園區大舉發展帶來的產業同構問題,一度被社會所詬病。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中比較發達的區域,2006年區域GDP達4.75萬億元,占全國經濟總量的22.7%,物流總額占全國1/5強。但這一區域存在物流設施重復建設、資源錯配的情況,物流成本仍然偏高。長三角地區已建和規劃中的60多個物流園區幾乎大同小異,同質化低水平競爭現象嚴重。

  以江蘇為例,按照《江蘇省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將建成14個綜合物流園區和6個專業物流中心。充分體現了“條塊分割”的原則。先是塊,分為3個物流區域:寧鎮揚、徐連鹽淮宿、蘇錫常通泰;然后是條,按照專業或行業規劃,寧鎮揚物流區域規劃建設5個綜合物流園區,徐連鹽淮宿區域規劃建設2個綜合物流園區,蘇錫常通泰物流區域規劃建設7個綜合物流園區。僅在南京,就有立足鐵路、公路交通的王家灣和丁家莊、立足機場的祿口、立足長江的龍潭、立足化工的江北等數個物流園區規劃。

  然而,各物流園區的規劃與建設幾乎都存在局限于自己所在園區內物流發展,而忽視跨園區、網絡化運營的特點。不少地方在物流環節設置諸多障礙,硬是把統一的物流市場體系人為割裂開來,致使長三角地區生產要素難以自由流動,公共基礎設施難以實現共建共享。

  交通一體化促物流業聯動

  好在這些在物流業發展之初出現的問題,現正被努力改善。

  例如,長三角各地實現重大交通設施互通,達成物流聯動的基礎。各地還共同做好長三角地區重大交通走廊的規劃銜接,研究制定“集卡”過境和駐地運輸的統一管理口徑,實現兩省一市運管機構對資質條件核準的互認;加快滬蘇浙皖、杭浦高速等項目建設,開展上海崇明至江蘇海門過江通道、蘇通大橋與杭州灣大橋連線工程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確保兩省一市之間高速公路配套銜接;協調推進寧杭鐵路、滬通鐵路、滬乍鐵路等項目建設;推進兩省一市民航機場及配套地面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和建設;發揮長三角地區港口群作用,共同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利用長江黃金水道,加快發展長江流域多式聯動。

  同時,建設長三角地區現代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區域內的海港、陸港、空港物流信息將實現共享,物流園區、重點商品交易市場的物流信息將聯網。兩省一市還將建立統一的貨運交易中心,匯集有效的車源、貨源、倉儲、交易等信息,提高道路貨運資源利用率。發揮兩省一市物流行業協會作用,通過建立行業誠信公約、建立失信通報機制等,建立物流企業誠信守法等級評估互認制,加快長三角地區現代物流行業信用體系的建設步伐。

  三地口岸通力合作

  與此同時,蘇浙滬三地口岸的關系也日益密切,長三角區域企業貨物從上??诎哆M出占上??诎哆M出口總值約42%,上海企業也有約10%的貨物從江蘇、浙江口岸進出。目前,長三角地區以占全國1.15%的陸域國土面積,創造了占全國18.6%的地區生產總值,蘇浙滬三地經濟早已休戚與共。

  江蘇、浙江、上海三方認為,完善物流基礎設施、培育發展物流市場、優化物流發展環境,是今后長三角地區現代物流聯動發展的重點。為此,三方制訂出包括推進口岸大通關合作、加強物流標準制定和推廣、培育品牌物流企業等內容的八大措施。根據長三角區域大通關建設協作備忘錄,蘇浙滬兩省一市可望形成聯網申報、核查和作業的通關協作機制,對信譽好的企業實施屬地申報、口岸驗收的區域通關模式,推進實行異地報檢,拓展港區物流服務范圍,增強港區對內陸國際物流中心的輻射力。

  近期大舉投資的浙江傳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表示,就目前情況來看,政府加強對公路、鐵運、水運、空運等不同性質的物流平臺的總體布局,強化物流平臺的多樣性與協調性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要防止同類型物流平臺在同一地區的有效輻射半徑內的重復建設,經過探索實踐,每個物流基地的服務輻射半徑最好在100公里左右。所以,物流平臺的規劃主體最好是以省為單位進行統一的規劃。同時,物流平臺的建設與規劃要立足于經濟圈和交通圈兩個基本條件,在不具備建設條件的地區要嚴格控制,物流平臺規劃最好與基本的城市規劃、產業規劃、交通網絡規劃同步進行,系統考慮。


久久人人97超碰超碰窝欧美|99久久99久久|亚洲高清揄拍自拍色狐|jlzzjlzz亚洲乱熟|91偷拍与自偷拍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