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路運輸的技術經濟特征
更新時間:2022-05-18
水路運輸是指利用船舶在江河、湖泊、人工水和海洋上運送旅客與貨物的一種運輸方式。水路運輸大體可劃分為遠洋海運、沿海海運、內河水運和大湖及圣勞倫斯水道航運四種形式。其中,內河水運使用的是淺吃水船舶,而另外三種水運都基本上使用深吃水船舶。
1)水路運輸的優勢
(1)運輸成本低。水運是各種運輸方式中成本最低的一種,尤其是大宗貨物的長距離運輸,成本更低。我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的40%,美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2.5%,長江干線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84%,而美國密西西比河干流的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25%~33%。
(2)載運量大。在五種運輸方式中,水路運輸能力最大。船舶的最大載運量為幾十萬噸。各種新型船舶的出現和發展,使水運的運輸能力又有新的提升。
(3)平均運距長。據統計,海洋運輸的平均運距較長,分別是鐵路運輸的2.3倍,公路運輸的59倍,管道運輸的2,7倍,但次于航空運距,是其值的68%。
(4)水運建設投資省。水運主要是利用天然航道,除了必須投資購置船舶和建設港口,沿海航道幾乎不需其他投資,整治內河航道也僅只有鐵路線路投資的90%~30%。
(5)通過能力強。這是海運航道最突出的特點,如馬六甲海峽可供⒛萬噸級的巨輪通過,內河航道的通過能力雖不及海云,但也十分巨大。
2)水路運輸的不足
(1)船舶平均航行速度較慢。
(2)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呈現較大的波動性和不平衡性。內河航道和某些港口受季節影響較大,冬季結冰,枯水期水位變低,難以保證全年通航。
(3)直達性差,一般需要與其他運輸方式配合才能完成運輸全過程。
3)水路運輸方式的適用范圍
水路運輸適合運距長、運量大且時間性不太強的各種大宗貨物運輸。承擔大批量貨物,特別是集裝箱運輸;承擔原料、半成品等散貨運輸,如建材、石油、煤炭、礦石和糧食等;承擔國際貿易運輸,是國際商品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
1)水路運輸的優勢
(1)運輸成本低。水運是各種運輸方式中成本最低的一種,尤其是大宗貨物的長距離運輸,成本更低。我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的40%,美國沿海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12.5%,長江干線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84%,而美國密西西比河干流的運輸成本只有鐵路運輸的25%~33%。
(2)載運量大。在五種運輸方式中,水路運輸能力最大。船舶的最大載運量為幾十萬噸。各種新型船舶的出現和發展,使水運的運輸能力又有新的提升。
(3)平均運距長。據統計,海洋運輸的平均運距較長,分別是鐵路運輸的2.3倍,公路運輸的59倍,管道運輸的2,7倍,但次于航空運距,是其值的68%。
(4)水運建設投資省。水運主要是利用天然航道,除了必須投資購置船舶和建設港口,沿海航道幾乎不需其他投資,整治內河航道也僅只有鐵路線路投資的90%~30%。
(5)通過能力強。這是海運航道最突出的特點,如馬六甲海峽可供⒛萬噸級的巨輪通過,內河航道的通過能力雖不及海云,但也十分巨大。
2)水路運輸的不足
(1)船舶平均航行速度較慢。
(2)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大,呈現較大的波動性和不平衡性。內河航道和某些港口受季節影響較大,冬季結冰,枯水期水位變低,難以保證全年通航。
(3)直達性差,一般需要與其他運輸方式配合才能完成運輸全過程。
3)水路運輸方式的適用范圍
水路運輸適合運距長、運量大且時間性不太強的各種大宗貨物運輸。承擔大批量貨物,特別是集裝箱運輸;承擔原料、半成品等散貨運輸,如建材、石油、煤炭、礦石和糧食等;承擔國際貿易運輸,是國際商品貿易的主要運輸方式之一。